找到相关内容763篇,用时7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提婆达多之“破僧”

    同族,多少有些优越感。对于僧伽的统摄,在释尊晚年,或预想涅盘以后,极可能认为,应由释族比丘来统摄,来继承释尊摄化四众的事业。从世间来说,这些也是人情之常;但与佛法却并不相合。从经律看来,拥戴...侍友(本行集经一六) 。在律中,是被说为淫欲深重的比丘,这六位释族或与释尊有关系的比丘,都曾是提婆达多的拥护者。再说此丘尼:佛世的此丘尼,以释迦族,及释迦近族——拘梨、摩罗、梨车族女为多(僧祇律...

    印 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1562893.html
  • 论第一义空与涅盘-以杂阿含经第一义空经大般若经第二分和大般涅盘经为主

    学人只是相信所开示的缘起性之中道理趣是一个不空的第一义谛, 而观察生命现象从此生下一生所谓的生死流转地接替下去, 之所以有连串是因为有一个不灭的实性, 并未真正证得。但因以“解脱”生死为目标, 而...189  4 从如来法身往如来藏的探讨 189  (二) 从入灭阐示“如来法身”转移如来大涅盘的讨论-192  1 从入灭强调无常想转移的法身常住 192  2 从如来法身转移如来大涅盘的讨论...

    曾惠田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063709.html
  • “理性”与“觉性”—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

     唐先生此说诚是:华严重教“理”,于“事理”的辨识上甚富丽;天台重“止观”,于工夫的设置上极细密;然而,它们的用力,未免都是外向的,不如禅宗一“觉”,可于当下即地。  二、 儒家之心性论:“以...“理性”与“觉性”—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  作者:冯达文  佛学在流播过程中,发生过从印度的“心性本寂”中国的“心性本觉”的变迁。宋明儒学在演释过程中,也有过心性为“理体”还是“觉体”...

    冯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863719.html
  • 陈泉州:答疑解问

    刚人佛门,你跟他说:“你好好学佛吧,世上万象都是虚的,都是空的,只有证悟空这个程度你才能无生灭无烦恼。”他可能难以接受。那么密宗法门呢,先善巧方便接引你学:“你学佛啊,诵诵这个咒,你能够消除灾难,...仗佛的愿力接引众生去他的净土,然后在那里继续学,然后成佛。去了弥陀净土可不退转,而在六道里须证八地菩萨的果位,方可不退转。此法门是为深厌生死者而设的方便法门,而不是直接成佛之道。  “我”、“法”二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264245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2)

    和弟子毕竟不同的思想。就前者而言,弟子因怀念,而开始崇拜、礼拜的舍利、的毛发、的牙齿、的足迹、的指甲、法轮、菩提叶等。这是藉睹物而疏解忆念佛陀的情怀。就后者而言,弟子、信众终于体会的伟大,更进而思想独觉、声闻虽高居贤者之流,但与毕竟不同,并且相差悬殊。这一理念,刺激了教徒开始思索「何以和罗汉、辟支二乘不同?何以超越罗汉、锌支二乘?」  弟子们于是回溯昔日教化的内容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064808.html
  • 十二游经略注

    ,城名。次云那提迦叶,那提者,河名。各有弟子二百五十人,在尼连河下流岸侧而住,忽见其兄祀火之具从河流下,惊怪往寻,见所居空寂,访问邻人,既所,因集弟子投佛出家,是千比丘。比丘一作苾刍,出家弟子受...云顶生,王有千子七宝,领四天下,亦不知足。一日飞忉利天上,帝释分半座与坐,见天上玉女,念欲更逐帝释,夺其半座。适生此意,失通堕地,困顿著床。见《文陀竭经》及《顶生王经》。  顶生王、遮迦越、左髀、右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365313.html
  • 简论天台宗和华严宗的佛教思想

    三千  “一念三千”是智颉根据真心缘起说,糅合《法华经》中的“十如是”思想而加工制作所成的。“三千”即指三千种世间。所谓三千世间,即是说,总的来说从地狱共有十种法界(“十法界”)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。每一法界又可随缘升沉或示现,如地狱可上升佛界,佛亦可以示现为六道,因此一法界就可具有十法界,十法界互具就成了百法界。而每一法又具十法,“谓如是相、性、体、力、作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4665370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著:净土风光(2)

    内,忽然看到宽阔庄严的世界,黄金为地,金绳为道路的界限,宫殿楼阁,重重无尽。声闻菩萨海会圣众,围绕著阿弥陀佛,正在听说法。  当时僧人在前,惠镜法师在后,逐渐走前,那位僧人忽然不见,惠镜法师合掌...药局。有一次他们夫妇高雄的隆峰寺打七,而请他妈妈帮忙照顾台北的药局。奇怪的是正当他们夫妇在高雄隆峰寺起香,准备打七的同时,林妈妈在台北却突然闻到一股檀香的气味。林妈妈本来不信,因为这个因缘而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0365431.html
  • 空海学术中的曼荼罗思想

    它们虽然主要继承了唐朝密宗的内容,但不可否定空海同时又将其扩大其它范围。总括地讲,空海认为无论是“胎藏界曼荼罗”还是“金刚界曼荼罗”都是描绘出的本质(被称为“曼荼”)的东西(被称为“罗”)。  对...曼荼罗的含义。正如胎儿在母亲的胎内生长那样,胎藏界说的是的大慈大悲及于我们人类,人类的信心也传达那里。故“胎藏界曼荼罗”被称为“大悲胎藏生曼荼罗”,也就是说的大慈大悲为如同生长于母亲的胎内那样...

    王益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4365466.html
  • 唐代马祖和中国禅宗

      (二)他不是完全否定禅定,而是如慧能一样对坐禅有新的解释,实际把坐禅扩展生活日用之中,即所谓“禅非坐卧”;   (三)既然也不一定表现为入定的形象(从上下文看,也可以解释为特定形象),对一切...特性。马祖的禅法语录的篇幅不大,主要围绕着人达到觉悟解脱的心性依据和应当如何对待修行的问题。下面仅简要介绍两点。  (一)从“即心是“非心非”和所谓“不是心,不是,不是物”   引导人们觉悟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065561.html